2014年1月8日星期三

歷史學家的經綫


本書的副題是"歷史心理文集",或許你會問歷史那來心理,但寫歷史的歷史學家是人,歷史記載的也是人;是人就會有心理,而心理則成形於人的內外兩個世界衝突。於是,歷史其實不是簡單的記錄,而是一種以後人眼光回望先人事蹟時的心理記錄,換言之,解構歷史心裡是了解歷史真象重要的一步。

本書從"五四運動"前後,中國的啟蒙時代說起,指出當時中國的知識份子受法國大革命的影響,遠比受俄羅斯十月革命的影響要深,從而解釋了一些受後期共和國政治思潮影響,在解讀歷史時所產生的矛盾。然後是人種學說使西方學者中產生"南北中國"的印象,而這種印象在傳入中國本土時,卻產生了"中國殊異論"。雖然"中國殊異論"現在已經息微,但是"南北中國"的論述卻方興未艾,而且更走進了尋常百姓家。末世紀思想潮流也在近代中國文化思想界佔有一席之地,雖沒有留下形象化的符號,但作者在當時諸般文章中還是看出了當中的脈絡。

魯迅,作為中國近代思想的代表人物,在本書中佔有相當篇幅。老實說,在未讀本書之前,我接觸有關魯迅的事情就是中學時期的幾篇文章,而且早已還給了老師。但本書卻燃起了我對魯迅的興趣。在書中,魯迅是一位很有立體感的人物,雖然作者的著眼點還是"吃與被吃",但從魯迅的經歷中可以看出在十九世紀未的中國知識份子所經過的一段從科舉到西學,從家族孝道到個人主義,從地方到國家的非常時期,其變革之深廣及影響仍然在我們這一代中迴響著,這是我從未曾思考過的。

本書後部的焦點是在美國文化身上。作者先從美國學者的中國研究開始,逐漸解構美國人的"殺母文化",而在殺母之中,由於東方人的文化特性,使"東方"成為女性化之意象。這部份羅列了大量的流行文化符號,而美國的流行文化當然地是指電影。而近二十年中被奉為經典的"沉默的羔羊"即集了"殺母"與"東方"於一身,指出"殺母"在美國是男女共有的心理特質,而異化者定必受"東方"所惑而墜落。這部份其實是相當有趣的,光是這後部的篇幅已經使本書值得電影愛好者收藏閱讀。

在孫基隆教授的"解構中國深層文化"一書中,你會感到他的筆觸是充滿了火藥味,書名雖曰"解構"但是"凌遲"的感覺溢於文字,那種希望以筆代刀,歷千刀萬剮也要把中國文化從自己身上剥離的激情撲面而來。相對之下,本書則像是一名異鄉客在遊遍桃花園後,對家鄉窮山惡水的感受影像。借用辛棄疾〈青玉案〉中最著名的一段作本文的總結:

"眾里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ISBN: 9789628884193
作者: 孫隆基
出版: 花千樹出版社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