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3日星期三

超級電腦與香港競爭力


為了寫一篇有關 <賈伯斯傳> 的書摘, 我花了好幾天重讀該書. 在重讀通程中留意到作者提到一篇由PCWorld 於 2006 年發表的 <25項最差勁的科技產品> (The 25 Worst Tech Products of All Time) 的文章, 在好奇之下我在網上找出來好好細讀. 讀完了最差的, 當然再去看看最好的產品. 在另一篇最好科技產品的排行榜之中, 我讀到了在 2003 年於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中的國家超級電腦應用中心 (National Center for Supercomputing Applications,NCSA) 中工作的科學家以 70 部 Sony 的 PlayStation 2 組成一部理論峰值速度 (Rpeak) 為每秒五千億次浮點運算 (500 GFlop/s) 的超級電腦, 而其硬體成本只為五萬美元左右*.

這令我想起幾個月前一次就有關 "香港為什麼造不出超級電腦" 的網上討論. 當 Top500(R) Supercomupters Sites 公報最新的2013年6月份全球最快的超級電腦為我國的天河二號時, 我不禁在網上群組留言嘆息: 香港有錢有人才卻造不出一台超級電腦. 要知道, 現時世上的超級電腦都不是單一台電腦, 而是電腦叢集, 即是用高速網路將一群電腦連結起來, 再用叢集軟體把各自的運算能力整合在一起. 這不是要求電腦學家去創造出前所未見的處理器, 而是利用現有的工具再加上技術去把效能推到極限. 當然, 技術是困難的, 資金是有限的, 市場是細小的. 可是在過程所積累的經驗的價值卻是無可估量的. 例如美國及中國都投入大量資源去發展太空科技, 為的是除國威之外, 也為在挑戰科技極限的過程中所得到的知識與經驗. 這些無形的資產是可以拉動經濟的發展, 也簡接地惠及整個國家人民的福祉. 而反對我的網友就說這是因為香港政府沒有支援, 所以香港的科技人才無法一展抱負. 但是, 當我看到了這個 PlayStation Supercomputer 時, 我想這些都不過是借口而已.

讓我們回到2003年的時空吧. 在2003年, 香港共有 4 台超級電腦位列世界五百大之內, 其中最讓人引以自豪的, 是香港大學研製的 Gideon 300 Cluster P4 2 GHz Fast Ethernet, 其峰值速度達到每秒六千億次浮點運算 (600 GFlop/s). 而其他三台分別是由 IBM (金融機構), Dell (浸會大學) 及 Hewlett-Packard (和記電訊) 製造的超級電腦. 在同時期國內只有 6 台超級電腦, 台灣則有兩台, 而且全是由電腦廠商所製造. 值得注意的是, 在國內的機器之中, 有一半是由聯想製造. 為了參照, 美國在2003年擁有的超級電腦有 245 台, 日本為 41 台, 南韓為 12 台.

在2013年, 香港與台灣各只有一台機器位列 500 大之內, 香港的是由Hewlett-Packard 製造, 而台灣的是 Acer 出品. 擁有最多超級電腦的是美國, 有 252 台 (2003年+7), 大陸是 66 台 (2003年+60), 日本是 30 台 (2003年-11), 南韓是 4 台 (2003年-8). 或許你會覺得這只是國內財大氣粗的另一例證, 不過要知道, 維持一台超級電腦運轉最需要的不是錢, 而是人才, 並且是電腦產業各方面的人才.

在這個資訊世紀, 一個地區競爭力的高低其實在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電腦人才是否興旺. 如果香港人還在為所謂的第三產業著迷, 認為靠服務業金融業就可以繼續發光發熱, 那就真的是痴人說夢. 有一個個人的體會想在此分享一下. 當我在開發自己的記帳系統時, 我在香港是找不到任何網絡資源的, 最後我是從美國和英國的無私網友身上找到源源不絕的援助與建議. 這一點實在讓我感到非常遺憾.

* From PlayStation to Supercomputer for $50,000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