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5日星期五

Microsoft Windows 8 - 卑斯默式的夢魘(一)


不經不覺已經使用了Microsoft Windows 8 三個多月, 從一開始的不習慣到現在終於稍為順手一點. 然而這一次適應期之長堪比那次從 Windows 3.1 / 3.11 升級到 Windows 95. 由於工作的原因, 從 Windows 3.1 開始的每個 Windows 版本我都有接觸過. 和大多數人一樣, Windows XP 是我使用時間最長的一個版本. 

眾所周知, Windows 8 是 Microsoft 用來對抗 Google Android 及 Apple OS X 陣營的絕地反撃之作. 回顧電腦的 Graphic User Interface (GUI) 及 Operating System 發展史, Windows 其實一直都不乏對手, Apple OS 當然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 但卻非 Microsoft 的主要打擊對象, 因為兩者的市場及技術定位非常不同. 在個人電腦的黃金時期, 即從 Windows 95 (1995) 到 Apple iPhone (2007), Microsoft 主要的火力是集中在 Unix 或 Unix-like 系統 (如 Linux) 身上. 雖然 Apple 在 1999年推出 Unix-like 的 Mac OS X (Darwin 核心), 但由於 Apple 軟硬一體的政策, 這個 "包著糖衣的 Unix" 並沒有足夠的市場力量去撼動 Microsoft 的江山. 可是, 從 2007 年開始, 包括個人電腦的電子消費品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現在我們稱這個時期為 "後個人電腦時代" (Post-PC Era).

Apple 的 iPhone 和 Google 的 Android Phone 兩者的 OS 都有一個共同點, 他們都是採 Unix-like 核心. iPhone 的 iOS 是採用與 OS X 一樣的 Darwin 核心, 而 Android 則是發展自 Linux. 這個情況反轉了 Linux 與 Windows 在個人電腦/電子裝置市場上的比例. 回想整段個人電腦黃金時期, 雖然 Linux 打著開源 (免費) 的旗號, 卻依然不能取代 Windows 的原因就是: 對使用者不友善及軟體開發者找不到利基. 在 Linux 世界, 並不存在單一開發商, 而是有很多的組織與個人去發佈不同的 Linux 套件. 在商業化上較成功的有 Red Hat, 而在個人使用者市場方面則有 Ubuntu 及 Fedora.

對使用者不友善
Linux, 相信很多電腦使用者都對其望而卻步. 在早年, 把 Linux 灌進一台電腦並成功運行 X Window System (前稱 X11) 對用家來說不只是一項挑戰, 而且可以說是一種折磨. 無窮無盡的硬體相容問題, 指令式界面, 全面但複雜的使用者權限設定... 想當年第一次成功架起一台 Linux 及設定好 X11 環境, 前後花了我十多天的時間! 當然, 今天最新版本的 Ubuntu, Fedora 及其他 Linux 套件的使用者友善度及易用度比當年的有著飛躍的提昇, 可是在很多方面上仍然不及 Windows. 想像你終於成功安裝了Linux 在電腦上, 下一步你應該是去安裝應用程式吧. 這就帶出了我們第二個問題.

開源軟體開發者找不到利基
在開源社區中, 一般開發者都存在 Copyleft 的意識, 簡單點說就是反版權. 那沒有版權的東西如何賣錢呢? Red Hat 及主流的開源軟件廠商的商業模型就是提供開源閉源混合方案及專業的收費顧客服務, 而其他的大多是靠捐款. 但是在沒有組織的個人層面中, 多數開發者的動力並不是來自於金錢, 而是一種尋求認同的動力, 或是想改變世界的傲氣. 但是捐款及認同感有一個最大的缺點: 不穩定. 在現代的軟件業, 單人匹馬基本上是沒有可能開發出如 Microsoft Office Suite 的應用程式, 或 Maxis SimCity 等大形遊戲. 鬆散的團隊或許比較有可能開發出, 差不多或次一級的代替品, 例如早年的 StarOffice. 在某程度上, StarOffice 可以解釋了開源應用程式的困境.

StarOffice 是一套由德國公司 StarDivision 開發出來的辦公室軟體. 她在 1999 年被 Sun Microsystems 收購並於 2000 年以 OpenOffice 為名釋出其開源版本. 而在 2010 年, Oracle 收購了 Sun Microsystems. 在同年年末, OpenOffice.org 的幾名開發者有感新東家有可能放棄這開源項目, 因此成立了 The Document Foundation 希望接手開發工作, 但是 Oracle 拒絕提供品牌的使用權. 幾經轉折, 最後小組以 LiberOffice 的名稱繼續開發, 並得到 OpenOffice.org 其他開發成員的加入. 這事件最終促成 Oracle 在 2011 年 4 月停止了 OpenOffice.org 及 StarOffice (Oracle Open Office) 的後續開發工作及商業支援的決定.

假設你是公司負責人或 IT 部門的頭頭, 看到這開源軟體的發展脈絡, 你放心使用嗎? 從另一方面, 如果你所開發出來的軟體比 Microsoft 的商品更出息, 你會捨得不收費嗎? 個人開發的小工具或許可以是一時之興的傑作, 不用考慮吃飯的問題, 但是團體合作就沒有那麼簡單了. 

好了, 想像你現在回到你安裝好的 Linux 機器上, 當你充滿好奇地在 X Window System 中四處看看後, 想做一些平時你在 Windows 上可以做的事情, 可是你發現只有有限的選擇. 當然, 你可以用 Wine 來跑原本運行於 Windows 的應用程式, 但是你又會發現可以成功運行的東西不多. 這時你看一看呆在旁邊被你所冷落的 Windows 電腦, 再看看這個好像什麼也幹不了的 Linux 機器, 我相信大部份如我的普通使用者, 最後都會回到 Windows 的懷抱內. 我將會在 <<Microsoft Windows 8 - 卑斯默式的夢魘(二) >> 中進一步論及這個使用者情感扭帶效應. (其實 Linux 是很有用的. 我本人不論公私共使用六台電腦, 只有兩台是 Windows 系統, 其餘的都是 Linux 系統. 不過這四台電腦扮演的是像 "鍾無艷" 的伺服器, 平時根本不用理會它們)

上述的是個人電腦黃金時期的情況, 而後個人電腦時代卻是另一番光景.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