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5日星期日

中國大歷史


如果詳細描述某一朝代及其每位帝王的史書是該朝歷史的掃描繪本, 那這本<<中國大歷史>>就可以說是一本從夏朝到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整體歷史的速寫畫集.

廣度與深度
本書厚度只有368頁, 以任何一本歷史書來說, 她都應該算是一本小書. 但和其他的歷史書不同的是, 作者不是以斷代史形式來寫各朝的歷史, 而是以一種作者稱為"大歷史觀"的形式去描寫中國及生活在這土地上的人民的歷史. 從地理環境到古代邊防的佈置, 從控制稅收到政權更替, 從道德治國的失敗到數字管理的嘗試, 在在反影出這本小書所涉及的範圍不只廣闊而且分析極具深度!

士農工商的背後
作者在書中不斷的指出, 民國共和前的中國缺少的不是人才, 而是缺乏一種以數字管理的制度. 中國歷史上幾次有名的改革, 如宋代王安石的變法到清末的康有為梁啟超的戊戌變法等, 作者都有作詳細分析, 並指出早期的變法超越了當時的環境, 而到晚清則觸動了政權國體, 而使得所有向數字治國的改革都是夭折告終. 這印証了中國政權一貫輕商業的本質, 而輕商的原因在於維持政權. 為了維持"天下莫非皇土"的政治穩定, 所有超前的發展都一概打擊, 而其中"士"這一階級則成了穩定四海的手段! 在這種結構下, "士"獲取了這國家中大部份的政經利益, 而中國人在這種結構下亦適應了這種"士農工商"的經濟分配方式, 甚至有"學而優則士"的說法來教導下一代. 而提出變法新法等人則不只是向"士"這些既得利益者宣戰, 而且也是挑戰廣大萬民世代傳下來的主觀意願.

革命
在歐洲黑暗時代終結以後, 他們的科技, 制度, 商業倫理在幾個世紀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複式簿記的出現與大規模流傳, 使西方文明及商人逐漸從宗教這個枷鎖中釋放出來. 反觀中國還是維持著士階級的特權來抑止社會其他階級的發展對政權的沖擊. 終於, 東西文明在十九世紀開始產生激烈的碰撞, 而中國在這場衝突中敗下陣來. 相對於日本人口及文化的高度一致性, 中國其實更像是一塊大海綿, 外表一致但結構鬆散, 好處是不容易整體覆亡(別忘記我們的文明不斷地流傳了幾千年), 但壞處是整體難以改變. 作者認為這是日本有明治維新的成功, 而中國卻沒有相似成就的真正原因. 曾經有學者說過, 古代中國是落入了"低水平均衡陷阱"才落後於西方文明, 但是縱觀歷史, 中國的人口密度其實並非很高, 經濟規模在十八世紀前都雄視全球, 農耕技術, 科技水平, 及文化學養更是執世界之牛耳. 或許中國人未經歷過有如歐洲黑暗時代的洗禮. 但在與外部競爭的壓力之下, 中國終於也走入了自己的黑暗時代. 而在黑暗時代中倖存的人民, 以短短三十年的光陰, 改變了世界未來的走向.

作者以非凡的思維, 簡潔的道理和客觀的陳述, 把<<邏輯哲學論>>中的命題: "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 發揮的淋漓盡致.



ISBN: 9789570810783
作者: 黃仁宇
出版: 聯經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